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9章 涛聚九江

前文再续,书接上一回。

凌家一行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二十三天傍晚,乘坐的船员来到了浔阳江头,我认出了长江边的那幢小红楼,就是浔阳楼!

明代初期的浔阳楼,三楼有个横匾写着“浔阳楼”,它的外型基本上跟现代的没有太大的不同,都是三层三檐歇山顶,雕梁画栋,庄重典型,是宋代建筑风格。

不过,现代的浔阳楼琉璃碧瓦、富丽堂皇,明代的浔阳楼则是黑瓦红墙、略施粉黛。

浔阳楼不知始建何时,但自唐至清,偶于文人墨客中颂传,清代之后,历经战火,毁损严重,只余下石台残砖。

在1987年,得以发起重建,人们详细地查阅了相关的资料,不但参照了明代容与堂《水浒传》的刻本中的浔阳楼插图,还从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建筑中找到宋代食肆建筑的范例,才让这座历史名楼重新屹立在长江之畔。

言归正传。

我们下船时听船夫说,浔阳楼就是一座文人雅客聚会的酒楼,不但价钱贵,还不是长江的最佳位置;附近有个叫回龙矶的地方,反而才是看长江最佳位置。

我们入住客栈后,告知长辈后,就立即召集年轻人们出发了。

客栈老板怕我们人生地不熟,就叫了店小二带我们过去。

明天还要登船,继续我们的航程,所以今晚入住的客栈距离刚才下船的渡口并不远。

店小二一边带我们穿街过巷,一边说:浔阳江头在长江的南边,面向长江,浔阳楼在左边,回龙矶在右边,浔阳渡口在中间。

我们回店小二:为什么那个地方叫作回龙矶?

店小二说:到了那里一看四周,你就会明白的。

在巷子的尽头,有一座小山,沿着石板山道向上走,可见此山上的石头,恰如庐山那种岩石。

我们都知道,庐山地貌是由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构造地貌、冰蚀地貌和流水侵蚀地貌叠加而成的复合地貌,故秀丽多姿。

店小二带我们走到小山最高处,视野开阔,长江滔滔而过,甚为壮观!

长江自西向东流,落日照在江面上,似里一条金光闪闪的缎带,江岸两边绿色的树林和白色的芦获花,似是缎带上镶嵌的花边。

正是:百荻波光当岸绕,黄梅山色过江来。

这时,店小二叫我们回头看,只见庐山群峰连绵、高耸入云,近的仿佛苍翠道道屏障,远的又象美人淡扫的眉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